貉
貉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Gray
食肉目 Carnivora 犬科Canidae 識別特點 體似狐而小。身軀肥壯,肢短吻尖,頭部兩頰有側生的長毛;尾短,覆有蓬松長毛。眼周及下側的毛黑色,并形成八字形斑紋。 人們總是習慣地沿用“狐貍”這個名字來稱呼狐,其實狐和貍卻是兩種不同的動物,是不容混淆的。盡管從它們的家譜看來,同屬于犬類而有親緣關系,可是充其量也只能算是遠親的表兄弟吧!名副其實的貍應該是貉。 貉的體毛厚長,好像把嬌小的身子完全都裹進了絨絮堆里,頭短而尖,耳剁圓小,腿弱尾短,但是尾毛長密而蓬松;最顯眼的標志是面部兩側有大堆橫生的連鬢胡子,兩眼的下邊有一個八字形的黑色臉紋。根據這些特征就可以認出貉子了。 貉喜歡住在堤埂、河灘、荒崗野地和離水源不遠的雜草疏林里,在那里它們可以捕到游魚、青蛙和螃蟹,也能逮老鼠吃,反正是因地制宜,抓到啥吃啥。貉在光天化日之下,顯得膽小謹慎,大多躲在洞里睡覺,夜間外出找食,動作小心而穩重,常弓背躡行,邊走邊跳,悄然無聲,遇上比它力大兇猛的狗、狐,也敢嚴陣以待,奮起同它們一試高低。 冬季,貉子不易獲得食物,有必要尋一個安穩之處休眠越冬,這也是犬類中絕無僅有的例子。可是,貉是非常懶惰的動物,自己人來不愿意化費勞力去造窩,于是就厚著臉皮鉆進獾洞去商借棲身之地。對于住在洞底的獾來說,貉子的寄宿既不驚擾它,又因為這位房客堵在洞口替它擋風御寒,在兩全其美和互相有利的前提下,大家就相安無事而同穴共濟地度過這段艱苦歲月。倘若走運的人們能僥幸發現同居的動物之家,便能毫不費勁地獲得一窩雙獸。在這種特定條件下說“一丘之貉”恐怕就未必妥貼了。 貉子容易馴養,繁殖力強,每次下崽6~10只,是一種大有發展前途的多產毛皮獸類。蘇州西部的天平山、靈巖山、上方山偶有貉子出沒,然而數量極其稀少,現已列為江蘇省重點保護動物。

|